游客
题文

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美丽乡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谈家风,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消耗很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尚不发达。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什么是GDP?(3分)
(2) GDP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指标,其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正如图中所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和成功发射了“神五”、“神六”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之后,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进行关键技术试验,深化月球科学探测。航空界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此之后,我国还将通过多次发射,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1)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除了科学技术以外还有哪些?其中科学技术属于什么要素?
(2)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2周年,深圳等设立经济特区30周年。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材料二:我国一位领导人讲过一个“乘除法”的理论: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上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请结合所学经济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揭示了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概括这一发展观的具体含义。
(2)近年来,我国政府为落实这一发展观,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请根据这一理念概括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并举出一实例。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古往今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败的教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见证了人类理念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巨大转变。历史上江西由于山区毁林种粮,导致河道淤积,全流域通航里程锐减,鄱阳湖水面急剧萎缩,湖泊功能下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痛定思痛,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将河流上游丘陵地区列为重点,使江西省森林覆盖率增长了近1倍,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5100平方公里。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则将此项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人们的观念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过程。

某县地处山区,县政府为增加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决定把发展烟叶生产作为一个突破口,决定在全县种植2万亩白肋烟,并把种植任务分到各乡镇。
甲乡地处二高山,适宜种烟,农民也愿意种烟,但县里为了照顾各乡镇,也只分配了平均的种植任务,这个乡镇的领导,根据农民的要求,适当增加了烟叶的种植面积,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乙乡地处低山的平地,土地中含水量很高,不适宜种植烟叶,但这个乡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种烟任务,强行规定农民必须种烟,有的农民不愿种烟,在水改旱的地里悄悄种上了玉米,当乡干部检查发现后,硬将玉米苗拔掉,命令农民重新种上烟苗,由于种烟时令已过,加之土地含水太多,烟苗长不高,产量很低。造成农民既无粮吃,又无经济收入的局面,农民怨声载道。
从哲学唯物论的角度反思这两乡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