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是中央电视台某节目的开卷语。这一开卷语是为了强调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结的 |
养生有冬季进补的做法,但冬季进补时要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进补是为了调节身体的各种机能,如果进补过偏,则补而成害,使机体又一次遭遇损伤,传统养生十分注重“天时”、“地利”、“人和”。从养生上,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养生
②养生因人而异,没有共性统一要求
③重视量的积累,进补要更重视平时
④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最优养生效果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截至2014年9月,我国已在全球123个国家合作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这体现出我们
A.对世界文化共同价值的充分尊重 |
B.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
C.对文化塑造人生作用的深刻认识 |
D.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充分肯定 |
2014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文化平等是文化趋同的保障
③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文化自治权
④我国坚持和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