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通过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文化传播。以下对这种传播途径说法正确的是
A.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
B.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C.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D.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景德镇举行。景德镇是中国陶瓷文化的代名词,更是一块金字招牌,景德镇 陶瓷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文化资源,而且是景德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吸收陶瓷文化的精华,突出地方特色
③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要注重合理保护
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家正在强力推动以信息消费拉动内需。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这意味着到2015年,我国最终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如果要为这一设想寻找文化生活依据,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
B.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 |
C.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载体, 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
B.坚持功利主义,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 |
C.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
外国人对中国及中华文化越来越有兴趣,来自国学川剧一绝“变脸”的外籍人士也也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B.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 |
C.中华文化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2014年随着“书香扬州”建设行动方案出台,扬州掀起全民阅读的高潮。倡导全民阅读是()
①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提升公民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