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末全国人口13.6亿 流动人口2.5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 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D.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多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人们的主观选择决定了社会的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西安地铁二号线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9月16日顺利通过通车试运营。这一工程将有利于缓解西安交通“两难”问题,改善城市环境,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品质,促进西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正是因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C.人为事物联系是对自在事物联系的能动反映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