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为Cl2,则C可能为Fe
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Cl3溶液
C.若X为O2,则A可能为C
D.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可能为CO2
已知氢气和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2H2(g)+O2(g)=2H2O(l)△H1=-akJ·mol-1
②H2(g)+1/2O2(g)=H2O(g)△H2=-bkJ·mol-1
③C(s)+1/2O2(g)=CO(g)△H3=-ckJ·mol-1
④C(s)+O2(g)=CO2(g)△H4=-d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H=-akJ·mol-1 | B.c<d |
C.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H=-(d-c)kJ·mol-1 | D.0.5a>b |
取五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g) N2O4(g) ΔH<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 |
I1 |
I2 |
I3 |
I4 |
X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Y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A.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
B.元素Y是ⅢA族元素
C.若元素X、Y处于第三周期,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于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COCl2(g) CO(g) + Cl2(g)△H>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 分解率的是
A.①④⑥ | B.①②④ | C.②③⑥ | D.③⑤⑥ |
已知A(s)+2B(g) 2C(g)+D(g)△H<0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的υ-t图。t1时,改变了一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一定是升高了反应的温度 |
B.t1时,可能是向容器中通入了一定量的C气体 |
C.t1时,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催化剂 |
D.t1时改变外界条件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