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喜马拉雅地区1921年(左图)和2014年(右图)景观图,回答各题。
导致图中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
B.过度放牧,荒漠化日趋严重 |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气候变暖 |
D.登山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下列采取措施合理的是
A.建自然生态保护区 | B.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
C.在该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 D.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
读图,回答问题。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表示径流 |
C.H表示海洋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平等性原则 |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
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02,这些新增的C02部分被消除是因为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02增加的功能 |
B.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 |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
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
该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