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其变化可以反映该地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变化。表1示意1990~2010年我国各温度带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集中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是

A.亚热带和热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B.中温带和暖温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下降趋势
C.亚热带和热带粮食产量增幅大于中温带和暖温带
D.粮食生产中心有向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转移的趋势

针对我国各温度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A.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
B.提高中温带和暖温带粮食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C.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率
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城市建设前后水资源状况示意图”,回答3~4题。

引起城市建设后径流变化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1~2题。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水汽输送
C.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 D.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④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表示北赤道暖流

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控制降水多
B.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C.受台风影响次数多,雨量大
D.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

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气候复杂多样 
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22~23题。

烈度
破坏程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③处可能为(  )

A.一个村庄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