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大同市(39°00′N~40°30′N,112°15′E~114°15′E),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056米。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旅游者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下图为大同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表现为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但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已越来越少,主要矿区的服务年限仅够维持15~20年;第二产业独大,且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下图为矿业城市生命周期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同市的气候类型。结合气候分析该地旅游者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的原因。(3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4分)
(3)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大同市经济逐渐进入衰退期。为避免大同城市经济进入衰退期,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农业区A为(国家)的平原,B为(国家)的草原。
(2)A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农业,B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3)A、B两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什么?请说出三点。
(4)图中A农业区与美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方式的差别是__________。
图中B农业区与澳大利亚同类农业地域类型在经营品种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B农业区发展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图分别为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开垦耕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下列问题属于乙图中箭头①引起的是(),属于箭头②引起的是()。
A.太湖蓝藻污染 |
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 |
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 |
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
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木枯死
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读澳大利亚两城市降水量比较表和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城市 |
1月年降量 |
7月年降量 |
年降水量 |
悉尼 |
130.5 (m m) |
56.3 (m m) |
1282.1(m m) |
帕斯 |
9.2(m m) |
158.2(m m) |
776.8 (m m) |
(1)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指出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简析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