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和三段经线。X点以西为海洋,N点以东为海洋(I处有一岛屿),YP、QM为海洋,XY、PQ、MN为陆地。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域在
A.X地以西 | B.N地以东 |
C.YP之间 | D.QM之间 |
X地
A.临近海洋,降水丰富 | B.附近有寒流经过 |
C.多火山、地震活动 | D.农业类型与N地相似 |
有关M地所在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的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软件开发引起世人的注目 |
B.位于板块的交接地带,石油储藏量大 |
C.由于民族、宗教和历史上的渊源,该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很融洽 |
D.由于历史上的过度垦殖,大部分土地已经出现严重的荒漠化 |
下图为广东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撤退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的转移 |
B.一般来说,扩张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整体的、彻底的转移 |
C.撤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 |
D.扩张性产业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 |
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撤退性产业的是( )
A.高分子合成工业 | B.电子工业 |
C.航天工业 | D.纺织工业 |
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完成小题。
月份 项目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风力≥8 级的日数(天)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 B.3~5月 |
C.7~9月 | D.10~12月 |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B.白昼时间长 |
C.大气中云量较小 | D.地面温度较高 |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小题。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 B.区位选择变化 |
C.职业收入差异 | D.产业结构升级 |
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 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
专业村是指某一农村的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该活动的经济总量构成了这个村的经济总量的主体。下面两图为河南省的地形和四种类型专业村的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中四种农作物的种植受地形和气候因素限制最明显的是( )
A.苹果 | B.茶叶 |
C.花卉 | D.蔬菜 |
下列对图中各类专业村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 )
A.离城市越远越利于茶叶、蔬菜专业村的形成 |
B.平坦的地区有利于苹果、茶叶专业村的形成 |
C.土地资源丰富利于蔬菜、苹果专业村的形成 |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花卉专业村的形成 |
读某年我国各省区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完成小题。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 B.西南多,东北少 |
C.东多,西少 | D.沿海多,内地少 |
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 B.产业结构 |
C.技术水平 | D.交通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