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海峡夏季洋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C海域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顺水
C.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D.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约24°N,54°E)的郊外,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表1为马斯达尔(1977~2007年)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7~8题。

下列获取电力的方式中,目前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A.太阳能发电 B.垃圾发电 C.地热发电 D.风能发电

下列关于马斯达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月季风带来降水 B.属于地中海气候
C.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D.八月受东南信风影响

读“我国西北地区‘a区域’及‘a区域土地荒漠化比重’”图,回答24~25题。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关于a区域形成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①强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②气候干旱降水少③风力强劲风力侵蚀、搬运作用明显④地表物质疏松,沙漠广布⑤毁草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区域1968~1988年,因强度开垦草原,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增加了20%;但1988~2008年,荒漠化面积却减少了40%,其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增多 B.对荒废的土地进行复垦种植以增加地表植被
C.禁止草场放牧保护天然植被 D.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

读下面两幅图,甲图为1990年至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乙图为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22~23题。

从甲图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1年太湖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水体质量不断变好;水体流动快,自净能力强
B.水体质量基本没有变化;太湖面积大
C.水体质量整体不断下降,1996年水质最差;水体流动缓慢,自净能力弱
D.水体质量波动上升;降水丰富,湖水补给充足

乙图反映了太湖水域水质状况的分布规律是

A.东北部水质优于东南部水质 B.西部水质优于东部水质
C.北部水质优于南部水质 D.东南部水质优于西北部水质

读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和浙桂运河图,回答问题。

有关规划中的粤赣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西江
B.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C.大致沿京广线开凿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和水源,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有关浙赣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把浙江的水调到江西,实现东水西调
B.穿越南岭,有利于南岭地区矿产资源的外运
C.打通浙赣间的山地阻隔,增加缩短两省交通距离
D.沟通了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

读我国某省局部区域图,回答18~19题。

关于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B.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较好
C.河流较少,水源不足 D.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图中甲城市在建国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政治因素 C.交通枢纽 D.矿产资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