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左图中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km2,2010年人均GDP为27000美元,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右图为左图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述该岛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B、C三层次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
层、层、层。
⑵用图中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
层,太阳风出现在层,它们活动的周期约为年。
⑶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层。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E带C带 A
(2)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冬季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4)在图中近地面B(风向)、D(风向)。

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图中纵波__________ ,横波__________。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______;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 __________。
(2) 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度)。此时,地球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全球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_。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在C位置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__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油气田,东至___;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___和___。
(2)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可将西部地区的___优势转化为___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缓解东部地区____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______,缓解因能源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工停产;可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