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A.都是私人投资兴办的 | B.都是为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兴办的 |
C.管理上封建性极强 | D.都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
C.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
以下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对此表的理解错误的是()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27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A.本土棉纺织业发展将会更加艰难
B.中国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在中国市场上将会看到更多外国产的棉纺织品
D.进口税率的降低将有利于中国扩大贸易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