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这说明( )
A.西欧一体化步伐加快程度加深 |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力局面 |
C.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局面加剧 |
D.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积极展开成效显著 |
读下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7~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代 |
工厂 |
占全国比重 |
资本 |
占全国比重 |
工人 |
占全国比重 |
1937 |
19家 |
0.48% |
305.2万元 |
0.82% |
5787 |
1.26% |
1942 |
546家 |
20.56% |
16931万元 |
8.8% |
33074 |
13.7% |
A.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重心
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
C.抗日战争促进了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官僚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 |
B.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 |
C.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
D.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描述最具有历史洞察力的是( )
A.光明大道,前途无量 |
B.回光返照,走向灭亡 |
C.缓慢发展的经济复兴 |
D.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
B.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
C.外商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
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
设想你是19世纪60年代在通商口岸投资经营的商人,你的投资领域最可能是()
A.重工业 | B.轻工业 | C.高科技产业 | D.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