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改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
|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 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A.刑部 | B.礼部 | C.工部 | D.吏部 |
该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
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
|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