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一直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
C.均田制的实行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商鞅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 “本业”指的是

A.工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商业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
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

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
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情况不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