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客”源于英语“maker”,原意是“制造者”,是指在现代生活中出于兴趣与爱好,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邀请了100多位全球不同领域的“文化创客”,他们以影像、产品、视觉、装置、雕塑等不同的语言,再现与重构不同的地域文化与生活方式,分享创客生产与商业模式、文化创新与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本次展览上,湖南大学展示的“新通道”项目,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展合作,将侗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设计出的一系列具有时尚气息的生活用品。这组作品充分保留和融合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用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对乡村传统生活方式进行改进,力求提升少数民族乡村农民的生活品质。展览用实物、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手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界人士,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
材料二:提倡自己动手的“创客文化”正席卷中国各大城市,这种民间自发的创新实践与中国政府的宏大目标不谋而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进我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首次提出“众创空间”概念并确定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创客基地遍地开花。上海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建设100个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配备DIY实验设备的“社区创新屋”,鼓励普通市民开展创意和创新实践活动;“北京创客空间”则与风险投资合作建立了孵化中心,利用专门投资基金支持有价值的创客项目。“创客文化”的普及和“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的构建,降低了创新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中,实现人人创新,全民创造,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实现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创业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的文化创客们是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的?
(2)“创客”是一群新人类,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追求美好生活。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创客们如何才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创业梦想?
(3)新的时代呼唤“创客精神”。请你拟两条宣传语,为“创客”们呐喊助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下旬以来,全国蔬菜价格降势较为明显。5月31日,21种监测蔬菜全国日平均价格下降19.5%。分品种来看,超过九成品种蔬菜价格下降。有记者随机统计了19种常见蔬菜的价格,其中15种蔬菜价格均比去年大幅度下降,如春菜、油麦菜、西洋菜等价格缩水幅度约50%。蔬菜价格走势低迷已经持续了3个月,让原本不少跃跃欲试的商家垂头丧气。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蔬菜价格急速飞涨,菜农和经销商收入不菲。“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成为市民对高菜价无奈的形象表达。“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
(1)运用供求关系的知识,简要分析“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现象。
(2)请你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从菜农的角度就避免“菜贱伤农”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两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风格独特的吴文化和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苏州曾多次成功举办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在弘扬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博采众长,努力探索出一条“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同心协力、联手办节”的文化发展路子。当前,苏州已进入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苏州将继续把城市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保护好、传承好和弘扬好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有效转化为文化发展的竞争优势,努力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走出一条符合苏州实际的文化建设新路子。
结合材料,就怎样推动苏州市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博士马仪亮认为,这表面上是争名,归根结底还是在争利。短期而言或许对少数地方知名度提高和经济发展有益,一旦争到名人故里,将会提高地方知名度,并获得客观的旅游收益。正是这种巨大的经济空间,使得各地乐此不疲,一些地方政府也因此成为这些“文化战”背后的推手。
(1)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简要评析名人故里之争这一现象。
(2)你是否赞同争夺名人故里的行为?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