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的变化始于 ( )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了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 |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
|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
下列改革,性质相同的是()
| A.梭伦改革与王安石变法 |
| B.俄国1861年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
| C.商鞅变法与欧洲宗教改革 |
| D.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
|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
| C.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制度 |
| D.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1)造成资本的集中(2)扩大了国内市场(3)提供了自由劳动力(4)强化了中央集权
| A.(1)(2)(3) | B.(2)(3)(4) |
| C.(1)(3)(4) | D.(1)(2)(3)(4)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进步之处在于()
①建立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③推动了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进程
④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