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 |
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率(%) |
美国 |
14.7 |
3.3 |
英国 |
21.8 |
2.8 |
德国 |
24.3 |
1.4 |
法国 |
28.5 |
2.1 |
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
22.0 |
2.6 |
A.美国不太重视社会福利,只关注于经济的增长
B.德国只注重社会福利,不注重经济的增长
C.英国特别注重社会福利,忽视了经济的增长
D.法国穷人较美国穷人好过,美国更注重经济的增长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
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
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
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 |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一 |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 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 |
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