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开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这一改革有利于
①转移土地所有权,完善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
②流转土地经营权,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③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④完善农村上层建筑,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该古语对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①要在社会诚信方面起表率作用②加强党风建设,严惩腐败
③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④着力建设社会信用机制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保证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特为这部分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这是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通过助学贷款的形式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是行使( )
A.政治职能 | B.市场监管职能 |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 D.促进各国文化交流职能 |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这是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对我国经济的看法。温总理对我国经济的看法体现的哲学道是( )
A.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
B.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C.矛盾具有特殊性 |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十一五计划”中对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明确要求,而2007年是能否达到目标关键一年,因此“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2007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某公司以农业废弃物“桔杆”为原料,生产出人造板节能建筑材料,不仅解决了废弃物焚烧带来的污染,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变废为宝”的生产方式揭示了( )
A.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审议通过了《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奋斗》报告。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为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是因为( )
A.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都是天然的、合理的 |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