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动力。
材抖一:电子商务是我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实施“互联网+”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来,我国以网络零售为主的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但网络的虚拟性对传统监管方式形成极大挑战,存在不少监管盲区,电商市场上暴露出诚信意识薄弱、不正当竞争现象增多等诸多问题,部分网络交易平台在经营中存在虚假宣传及广告违法、违规促销、违法有奖销售、人为干扰信用评价等行为。规范网络市场秩序,杜绝种种“任性”的违法之举,营造绿色的电子商务环境,成为社会迫切期待。目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对电子商务立法的筹备和调研阶段已基本结束,正进入起草阶段。
材料二: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动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内容和新业态将层出不穷;互联网打通文化领域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大众来说,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文化消费信息。电商公司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激发大众参与数字文化消费,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材料三:面对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季”,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不敢、不能、不会”——“不敢”创业,是怕失败,缺乏挫折承受准备易半途而废;“不能”创业,是没有钱,融资渠道少;“不会”创业,则是没技术,缺乏创业指导培训和创业经验。二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拷贝较多。三是对自身的条件、政策环境认识不清,对创业项目分析定位不准,盲目跟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营造绿色电子商务环境的原因及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大学毕业生如何克服自主创业中存在的难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0年1-10月份我国CPI、PPI走势图



注:CPI即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价格指数。
材料二:记者追踪了一个萝卜8小时:出土价9角,上市卖3元,发现在萝卜的涨价过程中已由前期的供求关系不平衡逐步转向成本推动型上涨,生产资料、运输、储藏、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农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成本成为像萝卜这样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2010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将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突出位置,强调2011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1)图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根据记者对萝卜的追踪分析萝卜涨价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道理谈谈国家为稳定物价可以采取的措施(10分)

日常生活中,我们到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去吃饭,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到家门口的小店去买生活用品……为我们提供这些方便服务的往往是活跃于城乡的“草根经济”群体。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等为主体,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过去我国强调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逐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草根经济”得到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呈现良好
的发展态势,为了城乡经济注入了活力。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发展“草根经济”有何意义?
(2)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调整,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表1:2005—2009年江苏省人口 表2: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
与劳动力参与率(单位:万人) 与就业需求增加量关系表


材料:目前,世界经济企稳回升,“江苏制造”国际订单增加。但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从事出口加工的企业有68%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与此同时,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产生了“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悖论。
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行业,在国际上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
(1)请分析表1、表2分别反映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一悖论辩对策。

2010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指出,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完成本单位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创先争优活动,联系基层实际设计争创主题,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防止形式主义倾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新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夺取新的胜利,必须进一步“执好政、掌好权”。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在新时期应如何“执好政、掌好权”

A【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英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即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渐成固定模式。
材料二:在2010年5月举行的英国议会选举中,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赢得半数以上议席。经过艰难磋商,保守党与自民党最终达成联合执政协议,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随后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任命,出任英国新首相,英国出现了战后首个“联合政府”。
(1)在英国的政体中,国王、议会和内阁分别具有怎样的地位?
(2)请运用国体和政体关系知识,说明“联合政府”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英国政体的根本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