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
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 B.“实业救国” |
C.“三民主义” | D.“民主”和“科学” |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帝制 | B.改变了社会性质 |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
《清史稿》记载:“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史料中“复”的第一部译著是()
A.《海国图志》 | B.《天演论》 | C.《齐民要术》 | D.《天工开物》 |
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一直延用至今,许多历史事件命名都与干支纪年有关,如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下列事件命名与干支纪年有关的是()
A.鸦片战争 | B.戊戌变法 | C.洋务运动 | D.五四运动 |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新文化运动 | B.公车上书 | C.宣传维新思想 | D.洋务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