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下列关于科举制产生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 |
| B.唐朝科举分制举和常科两大类,制举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 |
| C.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题目选自《四书集注》 |
| D.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明朝时,曾经在海洋上叱咤一时的人物是()
| A.张骞 | B.郑和 | C.林则徐 | D.邓世昌 |
自古以来,潍坊大地山川灵秀,人才云集。曾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是()
| A.燕肃 | B.郑玄 | C.刘墉 | D.郑板桥 |
董仲舒认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 B.削弱诸侯国势力 |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大兴文字狱 |
明代清州人赵秉忠在自己的状元卷中提出了“天民说”,这是对传统 “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早在战国时代就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 A.孔子 | B.孟子 | C.韩非 | D.孙武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种“最早的可考”文字是()
| A.甲骨文 | B.金文 | C.小篆 | D.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