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曾两次火烧圆明园,第一次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2)在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功不可没,他们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哪些努力?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有哪些?
根据下列材料,探究有关问题。
【中国经济引领世界】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西亚地区的交往频繁,丝绸之路开通。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的加强管理的贸易机构叫市舶司。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的著作《》描述了元朝(首都)的繁荣景象,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世界经济日趋密切】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2)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到来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
(4)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使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建立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并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深圳成为一座“一夜崛起之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的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中国开展了务实、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国耻”是由近代哪场侵略战争造成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这一年中国还取得了哪一外交成就?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哪一外交基本准则?
(4)材料三中提到的上海和广州在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划定为通商口岸?2001年在上海我国承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会议,其名称是什么?
(5)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6)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材料一: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 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是谁?
(2)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3)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灿烂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早在古代我国就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请回答:
(4)朝时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5)清朝时确立制度和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超过1000万人。
材料二在二战中,苏联军民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慨,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讲话
(1) 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体现这场“战争”残酷性的战役是什么?
(2)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请你分别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各一场重大战役。
(3)二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时光飞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至今都不能遗忘。二战给全世界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农政全书》。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优先发展农业。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4)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