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某兴趣小组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名人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
图片搜集 |
问题探究 |
思想 光辉 |
![]() |
左图人物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①_______。他创立了②_______派。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③_______的繁荣局面。 |
书法 艺术 |
![]() |
左图是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④“_______”。唐朝的⑤_______被誉为王羲之之后成就最大的书法家。 |
节日 传统 |
![]() |
左图中人物是⑥_______时期的名仕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为了纪念这位曾追随自己的忠臣而设立了寒食节。到了宋代,节日日益丰富。宋代最为重视的节日是⑦_______,即春节。家家户户都“新桃换旧符”。 |
中医 科学 |
![]() |
左图是李时珍,他的代表作是⑧《_______》。我国传统中医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⑨《_______》就全面阐述了中医治病原则和理论。 |
思考 延伸 |
请再举出一例中国传统文化:⑩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成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若你是材料一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
(2)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3)若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看法如何?
(4)你认为上述措施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
(5)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统一全国,由此请说出变法或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材料三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耕田种菜,孔子却认为学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3)简单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为称赞谁而写的祭文?
(2)材料二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事件有关?
(4)“轩辕”后来和哪个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哪一个民族?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日。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就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举办党史图片展览。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并作了图片说明:
图1 9月2日日本政府向盟军递交担投降书图2开国大典图3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图片说明
活动一:请你将三幅图片说明与符合其特征的图片说明填写在下面空格处。
(说明一)是图();(说明二)是图();(说明三)是图()。
活动二: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其中一则素材和设置的相关问题:
材料: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问题:这次谈判的地点在哪里?毛泽东应邀去谈判目的是什么?最终签订了什么协定?
活动三:组织党史座谈会,同学们根据以上研究性学习活动,畅谈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想与认识,请你也谈一谈。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使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两国政府决定……,并尽快互换大使,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建立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并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2010年下半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相继完美落幕。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腾飞后中国的实力。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国耻”是由近代哪场侵略战争造成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这一年中国还取得了哪一外交成就?(2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哪一外交基本准则?(2分)
(4)材料三中提到的上海和广州在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划定为通商口岸?2001年在上海我国承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会议,其名称是什么?(2分)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