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协商是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途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克里蒙梭强硬的说:“如果不把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条约上签字。”……英国提出莱茵河地区仍属德国,但要非军事化。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材料四: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会晤。苏联认为“欧洲存在两个德国是现实,催促解决德国问题只能使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复杂化……德国统一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1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关于殖民地的矛盾源于哪一事件的发展?亚历山大六世“仲裁”表明教皇和教会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皇和教会的这一地位在当时已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挑战?
(2)材料二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最终签订了针对哪一国家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出自哪一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除此之外,请说出这一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4)材料四中 “欧洲存在两个德国”与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有关?“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指的是这些国家的什么发生了改变?请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对德国问题的态度(不得照抄原文)。
(5)请谈谈你对通过会议协商来解决国家争端这一做法的态度。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两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纪念这场战争是要警示世人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知史】
(1)图中酷似"台历"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建立的?
【时事追史】
(2)201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演讲中,高度赞扬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相互信任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请写出一个反映反法西斯国家"团结一致"的历史事件。
【名人说史】
材料一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部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
--罗斯福
(3)结合两则材料,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提示: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回答,)
【学史启示】
(4)通过解答上述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综合实力的增强,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力量,推动着世尽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世界重要力量
| 西欧 |
主张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 日本 |
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
| 俄罗斯 |
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反对美国单独称霸。 |
| 中国 |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据材料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请写出两个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西欧成立了什么组织?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鸦片战争后新开放的通商港口中,最重要的是上海……上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居于特殊的地位,它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最大的桥头堡垒。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
材料二 (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上海成为"新开放的通商港口"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密切相关?
(2)据材料二,请写出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
(3)材料三图是在上海参加某次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的合影,请写出该会议的名称。
(4)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的历程,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从这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阅读材料请回答: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而且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
(1) 请列举中国历史上的两位蒙古族的杰出人物,其中元朝的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里?
(2)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元朝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除管辖西藏地区外,元中央政府还负责管理哪些地区?
(3)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意举出两例说明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指东京开封)地,实仰东南财富,而呈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材料二:北宋时,南方人口已达一千一百多万户,占全国的60%强,而北方则只有六百多万户,占全国的40%弱。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材料五: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 分析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2) 材料三中的“苏湖”指的是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3) 结合材料四,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简要说明宋代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政策。(4分)
(4) 请写出材料五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5)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五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