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是某一单元的学习主题,以下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 A.统一六国 | B.三国鼎立 |
| C.孝文帝改革 | D.江南地区的开发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
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
|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
|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进程大大加深 |
如何治理新疆?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出了答案:针对暴力恐怖分子,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展现“出重手、下重拳”的强硬作风;对待人民,我们心中则永远充满“柔情”。回顾近代历史,为抵抗外来侵略,清政府曾()
| A.派左宗棠收复新疆 | B.设驻藏大臣 |
| C.设伊犁将军 | D.设西域都护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 A.100万平方千米 | B.80万平方千米 |
| C.150多万平方千米 | D.120多万平方千米 |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76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A.左宗棠 | B.冼星海 |
| C.林则徐 | D.邓世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