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 )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
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 B.消费者 |
C.分解者 |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
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 B.消费者 | C.分解者 | D.非生物部分 |
据报道,截至2010年4月8日,中国西南旱情: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907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 B.温度 | C.阳光 | D.土壤 |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夜间活动 |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
C.候鸟的迁徙 | D.山顶的旗形树 |
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灰色 | B.绿色 | C.黄色 | D.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