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下图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
B.丙过程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
C.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 |
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发挥作用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叶绿体发挥作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 |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具有线粒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有叶绿体 |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产生[H],且化学本质相同 |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外膜和内膜,且扩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
右图模型可用于描述某种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a代表兔摄人的食物,则b、c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人和排便的能a流动途径 |
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 |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索减少和产生渴觉 |
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不b、c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
某兴趣小组在对石刁柏(XY型性别决定)野外调查时,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株.已知该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为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并计算突变率,结果如 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雄株的基因刮为XAYa、XaYA或XAYA |
下列描述符合右图坐标曲线变化规律的是
A.若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 CD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B.若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02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 |
C.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
D.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