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①和②过程 |
B.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进行①和④过程 |
C.大肠杆菌细胞进行①和③过程中均产生[H] |
D.①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 |
来自同一人体的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卵细胞
A.细胞的全能性大小相同 |
B.mRNA的种类不同 |
C.细胞膜表面受体种类相同 |
D.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
下列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
B.RNA聚合酶中含有多个肽键 |
C.质粒中含有多个磷酸二酯键 |
D.tRNA分子中含有多个氢键 |
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①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菌落数来计数活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