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线粒体
③所有生物的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④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则在该食物网中,当绿色植物能量增加G千焦时,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多增加

A.6G/125千焦 B.3G/125千焦 C.G/50千焦 D.G/550千焦

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
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 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大豆田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为“S”型曲线增长
D.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