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2显示的是A和a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
(1)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
(3)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请简要解释这种现象①______;②______。
(4)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______,并切割DNA双链。
(5)根据图2和图3,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___________。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中5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与其合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填标号),决定该细胞能够吸收何种离子及吸收速率的直接因素是。
(2)若图1所示细胞为癌变细胞,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____减少所致;若图1是人皮肤生发层的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2中时期所示的分裂现象。
(3)图2中的D细胞的名称是,其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4)写出以图1中的②为主要场所的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
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的含量。这表明。
(2) 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这种吸收方式叫,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3)Na+和Ca2+排出细胞的转运方向是,它们的运输方式属于。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例: [ 1 ]细胞膜),答全1分)
(1)此图表示细胞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而没有。
(2)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是[ ],合成酶的场所是[ ]。
(3)图中[ ]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且在植物细胞中还有另一种功能,即与有关。
(4)图中双层膜的结构有[ ]和[ ]。单层膜的细胞器有[ ]和[ ]。
(5)细胞膜从结构上看,具有,从功能上看,它是一种膜。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
②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适量的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摇匀后放入适宜温度的水浴锅(温水)中保温5分钟并取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4)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mL斐林试剂,混匀后在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时,做过下列实验:
(1)选用豚鼠的胰腺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2)本实验需在培养液中加入标记物,可供选择的物质有: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H标记的亮氨酸及3H标记的葡萄糖。该实验应选择___ _______作标记物。细胞培养3分钟后,需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标记物连续渗入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随着时间的变化测定细胞各组成的放射性,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分泌蛋白是在__________中合成的,并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途径向外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