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政部国家减灾办于2015年4月9日发布了2015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一季度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523.1万人次受灾,31人死亡。在西部地区地震频发。一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均发生在西部地区。其中,3月1日云南沧源县5.5级地震和3月30日贵州剑河县5.5级地震损失较重,两次地震震中均位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民房抗震能力差,灾区群众自救能力弱,灾贫叠加导致灾害影响加重。1月10日新疆阿图什市5.0级地震、1月14日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5.0级地震、2月4日西藏改则县5.2级地震和2月22日新疆沙湾县5.0级地震均给当地造成一定损失,引发社会关注。
材料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是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的过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面对西部频发的自然灾害,我国应如何科学应对、积极防御,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
(2)有人说,“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予以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寻常百姓中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喜欢把自己的眼睛放在电脑和手机的屏幕上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发展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言论自由时代,但这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目前同络虚假信息、诈骗行为时有出现,个人隐私权得不到保护。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此后又颁布过诸多“规定”,但仍不能跟上“网情”。加强互联网治理需要政府和公民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也有人认为互联网的治理完全在于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材料二“微”字是2012年度热词,有人提出:“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本是一个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向的极好工具,但低俗之风随之而来.甚至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有违政府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微博舆论引导需要加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和公民的知识,评析“互联网的治理在于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知识.分析“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的看法。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表(表1)、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表2)
表1: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十一五”期间
GDP增长率(%)
8.3
8.8
11.2
税收增长率(%)
11.4
15.5
21.8
税收弹性系数
1.37
1.76
1.95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0.21~0.27
0.4
0.463
0.469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有关专家指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与减税密不可分,当前需要“放水养鱼”,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经济的增长能量。
材料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1)结合材料一,请对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和基尼系数作出简略判断。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我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

注:2011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与发达国家1971年的水平基本相当,也和当前东亚、东南亚国家的结构基本相当。我国目前总体上正在由工业化的中级发展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过渡。
图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生产总值全国占比

图3:2002-2011年城镇化率

注: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通常为80%。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1)结合材料,分别指出图1、图2、图3包含的经济信息
(2)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科学发展。

2013 年 2 月 5 日,国务院批准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 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低收入组(元)
中等收入组(元)
高收入组(元)
高低收入组收入比(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54
22419
51456
4.97∶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16
7041
19009
8.21∶1
城乡居民收入比
4.47∶1
3.18∶1
2.71∶1
22.22∶1

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该系数是反映一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通行指标,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为 0.474,高于 0.4的国际警戒线。
材料(含注)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哪几类收入差距问题?(4 分)请你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初次分配环节和再分配环节提出至少五条合理化建议。(10 分;请注明建议所属的分配环节,否则不给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同时电动自行车也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使用成本较低;而且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对城市短途出行的人群最为合适。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