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
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个汉字认识中国》。《100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该教材()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③大众传媒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④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 |
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指出: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劳动力需求量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而我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上述情况可以推知我国
①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②经济活动逐渐个体化小型化
③科技创新渐成经济发展核心
④经济发展环境随改革深化而改善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15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安排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195亿元,支持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适当提高国有林管护费、职工社会保险补助费等补助标准,逐步实现天然林保护政策全覆盖。这说明财政
①促进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②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特殊的利益分配关系
③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作用
④是社会在分配的重要形式,可以改善民生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下图为2011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情况。面对图中的经济变化趋势,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合理的有()
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是预期目标(源自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①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刺激消费→经济发展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③下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经济发展
④扩大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社会总需求增加→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