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体表黑色素细胞膜上有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填“双向”或“单向”)的。
(3)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无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 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填“无光”或“有光”)处,约2 h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的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途径,但是一般不能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够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获得杂种细胞。请回答:
(1)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外,还存在的融合细胞是
(2)设计一种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并说明原理。
方法:
原理:

右图示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通过发酵工程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谷氨酸的钠盐就是我们食用的味精。

(1)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有豆饼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生物素等,这其中作为生长因子的是
(2)培养液配制完成后投放到发酵罐中,在接入菌种前还应
(3)由右图可知,谷氨酸棒状杆菌体内若积累了较多的谷氨酸,则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
活性,微生物这种对自身代谢速率的调节称为。基于上述原理,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若想提高谷氨酸产量,可设法
(4)谷氨酸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等,若溶氧不足,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是
(2)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结果预测: I 如果,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
(1)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抗螟非糯性
抗螟糯性
不抗螟非糯性
不抗螟糯性
个体数
142
48
50
1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种。
(2)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遗传图解:
简要说明: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3)向甲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l.9 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