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山东省不断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 200亿元,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8.52%,占GDP的比重仅为3.12%,距离5%的支柱产业标准还差近2个百分点,而且75%以上的增加值来自传统产业,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核心文化产业比重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结合材料,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省支柱性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退休职工王老吉一家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他还把多余的钱全部存进了银行,目前的存款已有十多万元。
(1)概括王老吉家理财方式的最突出特点,运用你学过的经济生活知识,对其理财方式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2)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近年来,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和相对高利润率的刺激,许多企业争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近年来以每年30%~40%的增长率猛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格力等空调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开发科技含量高、质量好,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而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
(1)由于空调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空调价格不断下降,从而使电风扇的销售量不断减少。你认为这里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联系材料说明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六十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六十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六十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1)结合材料一谈谈,新中国六十年的辉煌历程是如何体现发展观点的?
材料二 某地区过去因为资金缺乏,强调引进外资,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引进项目不适合当地的条件,结果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当地政府根据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重新规划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布局,整顿开发区和引进项目,将原有的工业园区从19个减少为7个,取消70个再建投资项目。把过去的“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其结果是平均每亩投资密度由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
(2)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将“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这一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三 央视特别节目《创新中国》网上征集:服装品牌如何创新?有网友发表看法认为: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的心理需要,适应中国乃至世界的服装文化欣赏需求,这就需要不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3)材料三中网友的看法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下半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央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366 |
2476 |
2622 |
2936 |
325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860 |
7703 |
8472 |
9422 |
10493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47.7 |
46.2 |
45.6 |
45.2 |
45.0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38.2 |
37.7 |
37.1 |
36.9 |
36.5 |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1)提示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