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率也将应声下跌。2014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7.4%,尽管宏观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1 320万人,创历史新高,出现所谓“不对称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经济增速虽减缓,但社会需求扩大,刺激就业
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供过于求,利于就业
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④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策支撑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在某市2010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
| A.决定权和监督权 | B.立法权和决定权 |
| C.审议权和质询权 | D.提案权和表决权 |

如果让你概括本次选举法修改的意义,你会选择
| A.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得到消除 | B.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
| C.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不断扩大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
2010年1月1日,在中国和东盟19亿人们的共同期盼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十国携手抗击金融危机,逐渐消除关税壁垒,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 C.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 D.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
从上海的“楼倒到”,成都的“楼歪歪”,到南京的“楼脆脆”……,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在挑战中国“房奴”忍耐度的同时,用“歪歪倒倒”的事实“脆脆”地告诉我们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房地产的监管力度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0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引发的“会展经济”,将极大地带动旅游、交通、酒店、通讯、广告、零售等行业的发展。这将
①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发挥②削弱上海第二产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上海缓解劳动力就业的压力④使会展业成为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