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
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C.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 |
D.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的叶肉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需始终保持活体状态 |
B.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可用于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 |
C.利用叶绿体中不同种类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而将它们分离开来 |
D.蔗糖溶液浓度由10%换成30%,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会更明显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 B.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
C.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 | D.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粒分裂 |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环境中可以发现由碘参与组成的甲状腺激素
B.Mg是叶绿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所有的脂类都含有C、H、O、N、P元素
D.P是磷脂、ATP、核糖体等物质或结构的组成元素
对于极度濒危的物种,比如中华鲟,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A.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 B.迁地保护,建立繁育中心 |
C.控制污染源,减少水污染 | D.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