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也可以使群落演替方向与自然演替方向相同 |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
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
C.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
D.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
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
研究表明,突触小泡膜上蛋白通过与突触前膜上的S蛋白结合而引发膜的融合,进而释放出神经递质。此过程与下列中的哪一项直接有关( )
A.膜的选择透过性 | B.载体的功能 |
C.ATP的消耗 | D.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
B.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 |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
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
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
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 |
D.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