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 B.1990-2000年之间 |
C.2000-2004年之间 | D.2004年以后 |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
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四川 | B.贵州 | C.安徽 | D.浙江 |
下图是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 |
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① | B.④吹向⑤ | C.⑤吹向④ | D.④吹向② |
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
A.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
B.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
C.是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 |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过渡地带 |
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严重 | B.水土流失严重 |
C.![]() |
D.土壤污染严重 |
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土壤贫瘠 | B.光热条件差 | C.地形坡度大 | D.水资源缺乏 |
观天判势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下列各题。最新实况表示上海市当晚
A.有大风 | B.有雨雾 | C.有冰冻 | D.有点冷 |
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 | B.夏至 | C.立夏(5月5日) | D.冬至 |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
世博会期间正值上海汛期,如遇“三碰头”则黄浦江水会明显上涨。不属“三碰头”的是
A.暴雨 | B.天文大潮 | C.台风 | D.咸潮 |
某国考古工作队在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A.1:100 | B.1:100000 | C.1:5000 | D.1:5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