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大陆沿ⅹ经线1、7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推断
A.该大陆位于北半球 | B.X经线过该大陆西部 |
C.35°纬度附近气候雨热同期 | D.该大陆为南美大陆 |
图中25°纬度附近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A.洋流 | B.大气环流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下图是某地地下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对该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下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 |
B.从水位变化看该地位于半干旱或干旱地区 |
C.该地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正相关 |
D.该地地下水位下降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 |
当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红色警戒水位。则该地的警戒水位埋藏深度以及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A.20米1983年 | B.30米1985年 | C.40米1989年 | D.55米1996年 |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
B.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
C.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
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 B.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
此后一个月内,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黄河源头洪水泛滥 | B.祁连山雪线明显下降 |
C.青海草甸植被繁茂 | D.河西走廊荒漠化严重 |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 B.丙甲乙 |
C.丙乙甲 | D.甲丙乙 |
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 | B.阴坡和背风坡 |
C.阳坡和迎风坡 | D.阴坡和迎风坡 |
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A.降水丰富 | B.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
C.热量充足 |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
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半年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月15 日这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②城市的纬度最接近
A.20° N | B.30° N | C.40° N | D.50° N |
①城市位于③城市的
A.东北面 | B.西北面 | C.西南面 | D.东南面 |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 B.0.55 0.35 | C.0.30 0.50 | D.0.30 0.35 |
据图判断,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最小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内部 | B.云贵高原南部和浙闽丘陵 |
C.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 D.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 |
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地形 |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
C.大气环流、地形 |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
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 B.F | C.G | D.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