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神舟六号”飞船,喷薄一跃入九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席政介绍说,“飞船的入轨轨道近地点是200km,远地点是347km.飞到第5圈变为圆轨道,变轨后是距地面343km.这是因为第1~5圈(相应为1~5轨道),由于大气阻力的影响,但这比重力小得多,每圈轨道降低1km,飞船远地点高度从347km降为343km.飞船在远地点变轨后,把近地点抬起来,就变成圆轨道了,圆轨道各个点上的重力都一样,有助于科学试验,对应急救生也特别有利.”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推断( )
| A.由于1、2轨道在变轨处相切,则该处向心加速度a1=a2 |
| B.由于1、2轨道在变轨处相切,则该处速度v1<v2 |
| C.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飞船从第1~5圈,其环绕速度逐渐减少 |
| D.上述说法都不对. |
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 )
A.![]() |
B.![]() |
C.![]() |
D.![]() |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定义式错误的是()
A.电场强度 |
B.磁感应强度![]() |
C.电流强度![]() |
D.电势![]() |
把一根通电的硬直导线ab放在磁场中,导线所在的区域的磁感线呈弧线,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如图所示。导线可以在空中自由移动和转动,俯视看,导线会在安培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虚线框内要有产生以上弧形磁感线的场源。下列场源符合要求的是()

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做成ab、cd、ef三种形
状的导线,分别放在电阻可忽略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内。外力使导线水平向右做
匀速运动,且每次运动的速率相同,已知三根导线在导轨间的长度关
系是Lab<Lcd<Lef,则 ( ) 
| A.Lef最大,所以ef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
| B.Lef最大,所以ef中的感应电流最小 |
| C.因三根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相同,故它们产生的感应电流相同 |
| D.忽略导体内能变化,三根导线每秒产生的热量相同 |
如图所示,有一闭合的直角三角形导线ABC。若让它沿BA的方向匀速通过有明显边界的匀强磁场,在整个过程中,线框内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