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地名 |
纬度 |
海拔(米)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那曲(西藏) |
31°N |
4507 |
-14.4℃ |
8.8℃ |
南京(江苏) |
32°N |
10 |
2.3℃ |
28.8℃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D.人类活动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完成下列各题。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Ⅰ | B.路线Ⅱ |
C.路线Ⅲ | D.路线Ⅳ |
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大漠孤烟直 |
B.小桥、流水、人家 |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形区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准噶尔盆地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
B.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
C.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原上黑土面积广大 |
D.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
下列叙述中与我国地势无关的是()
A.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
B.许多大河滚滚向东流入太平洋 |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D.在阶梯的交接处水能资源丰富 |
读“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判断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
B.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
C.地势北低南高,呈阶梯状分布 |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