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加入足量铜粉后,搅拌、可过滤可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
| B.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确洗气瓶来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
| C.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可推断溶液中的一定含有SO42- |
| D.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大量含CO3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
| B.利用渗析法可以提纯氢氧化铁胶体 |
|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SO32-离子 | B.一定存在CO32-离子 |
| C.一定存在Cl-离子 | D.可能存在HCO3-离子 |
设阿伏加德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
| 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 |
| 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
| D.常温下,1L 0.1 mol?L-1AlCl3溶液中含Al3+ 数为0.1NA |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在常温下,Na2SiO3+H2O+CO2 = Na2CO3+H2SiO3↓,说明H2CO3酸性强于H2SiO3; 在高温下,Na2CO3+SiO2= Na2SiO3+CO 2↑,说明H2SiO3酸性强于H2CO3 |
| B.c(NH4+)相等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溶液,则 c[(NH4)2SO4]>c[(NH4)2CO3] >c[(NH4)2Fe(SO4)2] |
| C.向1L0.3mol/L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至溶液增重8.8g时,则溶液中 2c(Na+)=3[c(HCO3-)+c(CO32-)+c(H2CO3)] |
| D.在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既可以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也可以用酒精作萃取剂 |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时,下层显橙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 Br- B SO42- C H2SO3 D 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