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 4.40 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 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测得其中c(H+)为0.400 mol·L-1。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
| A.2.24 g | B.3.36 g | C.5.60 g | D.10.08 g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所盛溶液体积和浓度均相同且足量,当两装置电路中通过的电子都是1 mol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
| B.溶液pH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
| C.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V甲=V乙 |
| D.电极反应式:甲中阴极:Cu2++2e-==Cu,乙中负极:Mg-2e-==Mg2+ |
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
B.溶液中 不变 |
|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 B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 C |
向10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 Mg(OH)2 >Fe(OH)3 |
| D |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下列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分子式为C8H8O2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 B.5种 | C.6种 | D.7 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