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已:“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凯撒 | B.屋大维 |
C.伯利克里 | D.亚历山大 |
历史课上,同学们就下面这则材料产生争论。依据实证原则,观点最合理的一组是( )
城市 时期 |
伦敦 |
巴黎 |
柏林 |
19世纪初 |
近100万人 |
近55万人 |
约17万人 |
19世纪50年代 |
约236万人 |
约100万人 |
约42万人 |
A. |
第一组:这不可信。城市人口不可能增长这么快 |
B. |
第二组:这应该是可信的。因为这些数据来源于一位历史学家的著作 |
C. |
第三组:这是确实的。19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发展迅速 |
D. |
第四组:这不太可能。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口集中于农村,城市规模并不大 |
英国在17世纪前期是一个较小的农业国,然而,到17世纪后期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崭新的面貌”是指英国成为( )
A. |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
B. |
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 |
C. |
资本主义工业化强国 |
D. |
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
“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后来传回欧洲,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据材料判断,这个“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
B. |
查理曼帝国 |
C. |
阿拉伯帝国 |
D. |
拜占庭帝国 |
如图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A. |
国防建设迅速发展 |
B. |
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
C. |
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
D. |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
申纪兰(1929﹣2020)是唯一一位连任第一至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提出很多聚焦农村、农民的议案,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她的这些成就得益于实行(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