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的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
(1)以上法令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什么改革内容?
(2)这次改革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次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4)该国家效法中国隋唐的有关制度而取得了改革的成功,对此你有何感?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经历萌芽、产生、确立、发展并逐步向整个世界扩张的过程。
请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时期 |
材料 |
问题探究 |
总结 |
5世纪— 13世纪 |
材料一:自由城市通常是在已经形成的封建关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自由城市成了资本主义的摇篮…… ——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
(1)材料一中,“自由城市”重新兴起于何时?“自由城市”中哪些人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认识。 |
14世纪— 18世纪 |
材料二:早在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出现做了思想理论的初步准备……15世纪……为西欧资产阶级走出欧洲,建立世界市场做好了物质准备……至16至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了一系列夺权斗争…… ——马世力《世界史纲》 |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列举“15世纪……为西欧资产阶级走出欧洲,建立世界市场做好了物质准备”的历史事件。说出16至18世纪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开始的夺权斗争。 |
|
19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 |
材料三:19世纪的历史就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是19世纪史的两大主旋律。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
(3)写出材料三中“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将法国大革命政治民主化成果推向欧洲的人物是谁?19世纪,亚洲哪一国家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
材料四:1870年—1913年……德国(工业)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划分殖民地。 ——王斯德主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
(4)导致材料四中英国和德国工业位次变化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据材料四,归纳该事件产生的影响。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3—1957年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表
工业增长速度 |
重工业增长速度 |
轻工业增长速度 |
农业增长速度 |
|
1953—1957年每年平均 |
18% |
25.4% |
12.8% |
4.5% |
(注:本表数字见《伟大的十年》)
材料四: 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重要措施?该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改造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数据,指出在1953—1957年间,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是什么?请举出该行业的重要成就(举一例)。
(4)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措施。习近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认识。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中国文明所以没有中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说出该措施的影响。
(2)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了什么货币?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现“天下为一”时间。
(5)为了实现材料五的目标,清圣祖(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日本与中国是邻国,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较短时间内后来居上,值得我们学习,但日本军国主义严重,曾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我们要时刻警惕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毅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材料二: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日本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但无论怎样去总结,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在今天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材料四:大国崛起的道路,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2)材料二中日本文部大臣的话反映了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什么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说知识,请举例说明日本对外危害世界和平安全的事例。(一例即可)
(4)材料四中所说“大国崛起的道路,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从日本大国的崛起的道路上可以得出哪些有益的启迪?
(5)近几年来,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不断膨胀,对中国造成威胁,我们应如何应对?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重视民族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吐蕃向唐太宗求亲的《步辇图》
材料二:“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治,中外一家”(大意为:我国百余年来天下太平,民族和睦,内地和边疆如同一家。)
——《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材料三: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8间房子,饲养了3头奶牛,1头牦牛、13只绵羊和4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家电家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吐蕃的这次求亲,唐太宗将哪位公主嫁往吐蕃?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前身?这位公主嫁到吐蕃后给吐蕃带来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西藏地区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今天藏族人民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所享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通过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得以保障的?
(4)请指出材料三中他们能过上这种生活的原因有哪些?
(5)当今一小撮“藏独”分子搞分裂活动,对此你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