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权利……”对该广告的理解正确的有()
| A.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国货 |
| B.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
| C.民资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
| D.外国垄断中国经济的局面彻底改变 |
下图是一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统计情况图。下列表述不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A.面粉业的发展比较迅速 | B.增长势头因一战结束而下降 |
| C.增长与欧洲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 D.反映了当时我国重工业发展状况 |
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都曾出现变革的趋势,其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
| A.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
| B.各地区经济联系空前加强 |
| C.出现资产雄厚的商人群体 |
| D.“重农抑商”的思想与“工商皆本”的现象并存 |
明清小说中记述了“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等”的社会风尚,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取消了“重农抑商”政策 | B.仍然推行科举制度 |
| C.商业才干是科举选官的首要标准 | D.人们对商业有了新的认识 |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现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楹联应创作于()
| A.1949年以前 | B.1956年10月 |
| C.1966~1978年间 | D.1978年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