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被迫交出权力。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
A.法律至上 | B.分权制衡的原则 |
C.两党政治 | D.联邦制 |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B.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 |
C.罗马法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罗马法的实施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美国学者伊佩霞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存在一种先天性的危险。”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的 |
B.周王在 分封时并非平等地对待所有受封者 |
C.诸侯拥有独立的征税、军事权 |
D.周王能直接控制的只有王畿之地 |
中国古代王朝的后宫中有“母以子贵”与“子以母贵”两种现象:前者是母亲因儿子地位尊贵而显贵,后者则是儿子因母亲受宠而地位显贵。导致这两者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朝代高低有别 |
B.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不同的时期轻重不同 |
C.嫡长子继承制在不同的王朝取舍不一 |
D.皇帝 个人的倾向有所变化 |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