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
平定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
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作是( )
A.《梦溪笔谈》 | B.《齐民要术》 | C.《本草纲目》 | D.《农政全书》 |
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
A.发明造纸术 | B.发明司南 | C.发明火药 | D.发明活字印刷术 |
《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 )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 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他(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 |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 |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