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时间 |
结果 |
1832年以前 |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
1832年 |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
1867年 |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
1872年 |
施行秘密投票 |
1884年 |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
1918年 |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
1928年 |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下列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
|||
|
导致出现图中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左”倾错误的发展 |
C.“一五”计划的完成 | D.中苏关系的逐渐恶化 |
人名有时会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新中国成立 | B.抗美援朝 | C.“大跃进” | D.香港回归 |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哪些特点()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
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